
人機互動
智能機器需要多種類型的知識才能與人類自然的互動,電腦整合多種的人工智慧,例如:影像辨識、語音辨識、自動化機器人等,來達到跟人類的自然互動。讓孩子實際接觸智慧機器設備,了解機器人背後運作的原理,並知道它的侷限。
內容目錄
人機互動的例子
● 智慧助理,例如:Siri 、Alexa
● 聊天機器人(chatbots)
● 手勢和臉部表情識別
提出有關AI人機互動功能的問題:
● 電腦與人一樣進行合理推理嗎?
● 電腦會有自我意識嗎?
主要概念
● 電腦如何理解語言
● 電腦如何判斷語言中的情緒
● 電腦如何推理語意並回應
● AI 人機互動的局限

學生該如何面對人工智慧
國小一、二年級:
● 找出故事中具正面意義和負面含義的單詞
● 識別臉部表情,並將其標記為適當的情緒(幸福、悲傷、憤怒),與解釋標記的準則為何
● 使用可識別臉部情緒的軟體
國小三~六年級:
● 建構人類為了溝通如何組合多個輸入(音調、臉部表情、姿勢等)
● 描述AI在哪些能力勝過人類,以及哪些地方還不及人類
國中一~三年級:
● 建立一個簡單的聊天機器人
● 講解與舉例出語言模棱兩可的例子
● 了解如何確認機器人是否有智慧
高中一~三年級:
● 展示句義解析器如何處理歧義
● 探索 the Google Knowledge Graph
● 識別並辯論AI問題及AI是否有意識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