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6 寒假

AI 運動數據科技專題營

跨校頂尖教授群 × 運動神經科學 解鎖運動增能的數據密碼

早鳥優惠中 11/30止!

由成大、中山、屏科大跨校頂尖教授親授,結合運動神經科學、醫學大數據與智慧感測技術。四天實戰,了解運動生理數據的搜集與分析,探索未來智慧健康產業的多元應用。

運動神經科學與大數據

從認知神經科學角度,理解運動對大腦的影響,學習如何使用穿戴式裝置(如智慧手環、感測衣)精準收集運動數據(心率、動作軌跡等),並結合醫學大數據進行科學化解讀。

智慧感測與機電控制技術

了解智慧感測的原理,並從電機工程角度切入,掌握 IoT 裝置在人體監測上的應用與限制,理解數據的「源頭」與「品質」。

VR/AR 沉浸式體感體驗

體驗最新的沉浸式運動科技,了解 VR/AR 虛擬實境在運動增能、復健中的應用,探索體感回饋機制以及虛擬世界如何影響並增強真實世界的訓練效果。

運動神經科學與大數據

從認知神經科學角度,理解運動對大腦的影響,學習如何使用穿戴式裝置(如智慧手環、感測衣)精準收集運動數據(心率、動作軌跡等),並結合醫學大數據進行科學化解讀。

智慧感測與機電控制技術

了解智慧感測的原理,並從電機工程角度切入,掌握 IoT 裝置在人體監測上的應用與限制,理解數據的「源頭」與「品質」。

VR/AR 沉浸式體感體驗

體驗最新的沉浸式運動科技,了解 VR/AR 虛擬實境在運動增能、復健中的應用,探索體感回饋機制以及虛擬世界如何影響並增強真實世界的訓練效果。

營隊招生對象

15-19歲青少年

(國三至大一學生)

營隊時間

2026/02/03(二)-2026/02/06(五)

9:00~17:00

(營隊含4日中餐)

營隊地點

國立成功大學

(外縣市學員,另提供代訂校內住宿服務)

早鳥優惠中 11/30止!

課程內容

Day 1:智慧穿戴 × 人工智慧入門

上午

  • 報到與破冰活動

    營隊開幕,由主持人帶領暖場與破冰活動,促進學員互動。

  • 從生心理訊號到運動表現:穿戴式體感波與眼動監測為身心調控的智慧應用(蔡佳良 / 成功大學 體育健康與休閒研究所 特聘教授)

    探討穿戴式科技在生心理數據與運動表現分析上的應用,理解智慧健康的未來方向。

  • 打開人工智慧之門(曾衒銘 / 彰師大 科技教育 博士)

    認識人工智慧的概念與基本應用,了解 AI 如何影響生活與產業。

下午

  • 機器學習入門(曾衒銘 / 彰師大 科技教育 博士)

    介紹機器學習分類的基礎。

  • 機器學習分類實作(曾衒銘 / 彰師大 科技教育 博士)

    動手建立 AI 模型,學習影像分類的實作流程與思維。

  • 學習心得紀錄

    整理當日學習內容與心得,紀錄收穫與反思。

Day 2:智慧健康 × 體感科技應用

上午

  • 醫學大數據與智慧健康(蘇佩芳 / 成功大學 統計學系 教授兼管理學院院長)

    了解如何透過醫學大數據分析,探索智慧健康的趨勢與應用。

  • 數據進行健康分析與預測(蘇佩芳 / 成功大學 統計學系 教授兼管理學院院長)

    實際學習如何透過數據預測健康趨勢,建立對健康大數據的理解。

下午

  • 沉浸式運動科技體驗:VR 羽球與穿戴式感波體驗(王采蕎 / 屏東科技大學 體育室 助理教授)

    結合 VR 與穿戴裝置的體感科技實作,體驗科技與運動的融合。

  • 學習心得紀錄

    回顧今日課程,記錄運動科技體驗的學習成果與心得。

Day 3:運動科技 × 資料分析實作

上午

  • 開場與議題導入

    回顧前兩日課程重點,引導進入運動數據分析主題。

  • 運動科技 × 運動創新:從實務案例看未來趨勢(蔡佳良 / 成功大學 體育健康與休閒研究所 特聘教授)

    探討運動創新與科技整合的趨勢與實際應用案例。

  • 穿戴式智慧感測技術及其於運動科技之應用(許煜亮 / 中山大學 機械與機電工程學系 教授)

    學習穿戴式感測器在運動分析與健康管理中的應用方法。

  • 運動動作數據收集與分析實作(許煜亮 / 中山大學 機械與機電工程學系 教授)

    透過實際操作了解運動數據的收集、分析與可視化流程。

下午

  • 從感測測到創新:運動數據驅動的健康科技應用(許煜亮 / 中山大學 機械與機電工程學系 教授)

    從資料分析延伸至創新應用,思考 AI 與健康科技的整合方向。

  • 學習心得紀錄

    紀錄第三天的學習成果,整理資料分析與運動科技的連結。

Day 4:AI 運動數據黑客松 × 成果發表

上午

  • 開場與競賽規則講解(許煜亮 / 中山大學 機械與機電工程學系 教授團隊)

    說明 AI 運動數據黑客松的競賽規則、任務內容與評分方式。

  • AI 運動數據黑客松 分組競賽

    學員分組完成 AI 運動數據應用挑戰,實踐跨領域合作與創意思考。

下午

  • AI 運動數據黑客松 分組競賽(續)

    延續上午課程,完成競賽任務並準備成果發表。

  • 成果發表與評審總講評

    各組展示競賽成果,由評審團進行講評與回饋。

  • 結業式

    頒發證書,表揚優秀團隊,回顧營隊學習歷程。

講師介紹

蔡佳良 教授

成功大學 體育健康與休閒研究所 教授

認知神經科學、運動生理學、適應體育運動學與運動科技創新專家

將 AI 結合神經科學,是運動科技獲獎無數的跨界權威。

蘇佩芳 教授

成功大學 統計學系 教授兼管理學院院長

專精於統計資料分析、生物統計、醫學大數據,為學員提供最嚴謹的數據科學理論基礎,推動 AI 成果落地。

許煜亮 教授

中山大學 機械與機電工程學系 教授

專精於智慧感測與機電控制、感測器訊號處理、電機控制應用。

從電機工程角度深入解析穿戴式裝置的運作原理,確保數據的準確性與可靠性。

王采蕎 助理教授

屏東科技大學 體育室 助理教授級研究員

專精於沉浸式運動科技、VR/AR 虛擬實境應用、運動生物力學

將帶領學生體驗虛擬與實體融合的訓練模式,探索運動互動設計。

曾衒銘 博士

彰師大 科技教育 博士

業界資深講師 / 技術專家

具有豐富的教學經驗,能將複雜的 AI 概念轉化為高中生可以親手操作的應用。

報名方案

早鳥報名

$13,200

原價$13,800

雙人團報9折

$12,420

原價$13,800

四人團報85折

$11,730

原價$13,800

Q&A

Q:請問有提供營隊期間的交通及住宿嗎?

A:營隊費用未包含交通與住宿,外縣市學員,我們另提供代訂住宿服務:

住宿地點:掘青文旅(臺南市東區育樂街161號 鄰近成功大學)

代訂費用:800元/每日每人(含住宿、保險)

住房說明:2~4人一室,男女分房,盥洗用品請自行攜帶。

代訂方式:請於2026/1/20日前,點擊此連結訂購住宿,我們將為學員安排床位。

Q:參加這個營隊需要程式設計基礎嗎?

A:本營隊的 AI 實作課程主要重點在於讓學生理解 AI 的運作邏輯和應用思維,而非程式編寫。活動前我們將提供給每位學員線上18單元Python程式基礎課程,主辦單位將於確認您報名成功後,透過email通知您線上學習的網址與註冊方式,您即可線上學習Python。

Q:這個營隊適合什麼樣的學生參加?

A:適合對以下任一領域有興趣的 15-19 歲青少年:

未來目標為運動科學、醫學工程、電機、資工等跨領域科系的學生。

對 VR/AR 體感科技及穿戴式裝置的最新應用有高度好奇心者。

希望將「運動增能」與「數據分析」結合,科學化提升個人訓練或健康效率者。

Q:參加營隊後,我將獲得什麼?

A:人工智慧基礎知識、機器學習與深度學習、各專題領域之數據、影像的搜集與標示過程、AI模型訓練或預測實作、最新AI研究與應用實況,團隊合作、專題簡報製作與成果發表、專家評審回饋及營隊結訓證書。

Q:請問營隊活動的費用?

A:活動費用請參考報名網頁,11/30前報名享有早鳥優惠,您也可以與同學揪團參加享優惠價:兩人團報9折,四人團報85折。

Q: 是否有清寒生優惠?

A:AI4kids 提供每場營隊3名限額予清寒、中低/低收入戶、特殊境遇家庭學生50%報名費減免。請學員家長聯繫service@ai4kids.ai信箱,提供戶籍所在地之縣、市政府社會局發給之清寒、中低/低收入、特殊境遇家庭相關證明文件檔案,我們將由專人為您提供報名協助。

Q: 報名完成後,臨時有事無法參加怎麼辦?

A:若您報名後,因故無法參與活動,敬請依以下方式提出退費申請:

       (1)完成報名手續至開課30天前取消課程:退還課程費用之70%

       (2)完成報名手續,開課30天前至開課7天前取消課程:退還課程費用之50%

       (3)完成報名手續,開課前7天內:恕無法取消課程

       *退費申請:請來信service@ai4kids.ai 或聯繫官方Line@ai4kids

         提供您的訂單編號、姓名,我們將於14個工作天內,依您的付款方式進行退費(退刷信用卡或退匯款)。

主辦單位

愛奇智慧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I虛擬智能健康運動服務

產學小聯盟

愛奇智慧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國立中山大學 資訊工程學系

國立中山大學

人工智慧研究暨產業推廣中心

國立中山大學

數位內容及多媒體技術研究中心

更多專題實作營

AI醫療營

AI運動營

AI音樂營

*主辦單位保有隨時修改及終止本活動之權利,如有任何變更內容或詳細注意事項將公布於本網頁並email通知各學員,敬請留意您的信箱通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