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孩子要學習人工智慧?
AI 即將改變世界,但誰來改變AI? —-史丹佛大學教授 李飛飛
根據美國AAAI(Association for the Advancement of Artificial Intelligence人工智慧促進協會)與CSTA(Computer Science Teachers Association 電腦科學教室協會)共同組成的AI4k12.org組織,於2019提出四大理由,呼籲「現在」就是K-12孩子(K1小學1年級到K12高中3年級)學習AI人工智慧最佳的時機:
理由一:人工智慧在現今社會中扮演著越來越重要的角色,包含手機語音助理、自動駕駛汽車、工作場所(有時是家庭)中的智慧機器人
理由二:未來的公民需要了解我們社會如何應用人工智慧的基本知識,與AI技術有關的重要公共政策如何做決策。
理由三:人工智慧技術將導致某些領域的工作者失業,而在另一些領域創造新就業。
理由四:因為社會上越來越需要具備AI知識的工作者,所以學生應該從小的時候就該被鼓勵以STEAM的方式學習。
而在AI趨勢下,教育部也於12年國教新增「科技領域課程綱要」,於新108課綱中增列「程式設計」列為國、高中必修課程,期望透過電腦科學相關知能的學習,培養邏輯思考、系統化思考等運算思維。
圖片來源:教育部運算思維推動計劃網站
108年8月,由教育部委託國立臺南大學、中華大學、國立成功大學、國立臺灣科技大學與南臺科技大學等大學教授,發表了國小、國中、高中《和AI做朋友》教材及教案套書。
圖片來源:教育部 教育大市集
這些教材的推出,顯見教育部重視人工智慧教育的向下扎根。綜觀《和AI做朋友》叢書,在國小階段先讓學生體驗AI,國中階段學習核心概念、演算法,高中階段則有進階實作。
未來孩子無論在校學習歷程或者校外的生活體驗,都將脫離不了AI,而及早接觸人工智慧的知識與實作經驗,目的是給孩子賦能,讓他們對掌握這個技術具備信心,進而嘗試發揮自己創造力,成為能善用AI的主人翁。